您现在的位置: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 教学工作>> 正文内容

解读散文天性 以我手写我心 ——岭南师范学院刘海涛教授莅临我校开展散文写作教学讲座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2日 点击数: 字体:

   散文是高中语文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给人以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情操的陶冶,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核与艺术素养,是许多文学爱好者喜欢的一种文体。917日,我校师生及湛江市黄晓娟名师工作室、王晓敏名师工作室成员和部分高中语文骨干教师齐聚在我校和协楼报告厅,聆听了一场主题为《新时代新课标背景下的散文写作教学》的精彩讲座。授课专家是广东省作协副秘书长、岭南师范学院刘海涛教授。

讲座现场

   刘教授首先对散文文体观念的嬗变进行了详细解说,并且针对当代散文的观念变化影响中学散文教学进行了解答。刘教授提出,新时代的散文要做到教与学的结合统一,散文教学要从“自由、家常”的文体天性中追求散文创意的诗美和哲理,自由中也要有高质量的创意。紧接着,刘教授针对散文的读写与教学提出了三大方法:一是选材的生活化与广泛性,散文易将日常生活化为文学艺术,其意象的写实性决定了选材的特征;二是情境的个性化与主观性,作者对人、事、景、物、理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决定了散文创作上的艺术体察和艺术表达;三是表达的自由化与灵活性,散文写作在表现手法、文章结构以及语言呈现方式上具有较大的灵活与自由。随后,刘教授对散文写作提出了以下方法:一要机智体察散文意象,从形象化的感受、情感化的孕育、哲理化的探求将日常生活中的形象、事理化为散文艺术;二要用不同的结构组合散文意象,如串连式、对比式、辐射式;三要用平实的语言有质地的描绘意象。最后,刘教授对现场全体教师寄语,希望语文老师要集教学、研讨、创作于一身,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让人动容、难以忘怀。

刘海涛教授授课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被刘教授的热情及实干精神所感染,接着与刘教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研讨。我校学生追问教授可以推荐那些散文作品进行阅读,从而提升散文写作与鉴赏能力等问题;我校文学社指导老师葛老师则从中学文学社如何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等方面请刘教授指导迷津。刘教授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师生们收获多多。

师生们积极提问

   交流结束后,市教育局教研室王晓敏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王老师指出,语文老师应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和文体发展的高度去解读散文的天性及本质。她还强调,散文创作取材于日常生活,只要热爱生活,我们都可以成为散文的创作者;教师要阅读理论性的书籍,因为阅读是打开创作的阀门;模仿是创作的基础,我们要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创作范式。最后,王老师勉励大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尝试进行散文创作,让创作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市教育局教研室王晓敏老师总结讲话

   散文是自由灵活的,它散于形而凝于神,我们不仅要学会做生活里的有心人,更要做散文创作的执笔人,以我手写我心,热爱之心,可抵岁月漫长。

参加讲座的师生留影

     

 

     撰稿:黄嫦嫦

 

     摄影:何承徽

 

     编辑:黄新宇

 

     审稿:吴夏霞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